2018年6月14日下午, 2017级“新型师承”班开班典礼在学校第二实训楼209教室举行。中医系负责人和万州区名中医杨德全等10名师承班指导教师,2017级中医学师承班40名学生参加。
师承班班主任杨勤副教授首先介绍了2017级中医学师承班组建情况,解读了“新型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同时对师承班运行的规章制度作出了具体要求。典礼中,2016级师承班学生代表徐新同学分享了师承1年来班级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获得的荣誉。2017级中医学2班徐宏同学代表2017级师承班全体同学发言,感谢“新型师承”班提供的平台,并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努力提高专业素养,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指导教师代表胡波博士从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广阔前景出发,结合自身临床跟师体会,就如何学好中医及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中医医生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最后,骆继军主任致辞,他指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师承班的同学要有“三心”——信心、决心、恒心,有“二意”——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全心全意的意识,真正做到“学则恒心,医则仁心”。他希望同学们以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学术专长为己任,用所学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新型师承”是中医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举措,是重庆市级中医学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的核心工作之一。借鉴中医传统“师带徒”培养模式,以“现代学徒制”先进教育理念为指导,将中医师承、院校教育、校院合作三者相结合,建立由学校指导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共同组成全程合作指导的“新型师承”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指导学习,帮助和强化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培养规范严谨的中医辨证思维和理法方药融汇贯通的运用能力,传承个性化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医、践行中医,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师承”自2016级中医学专业实施以来,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真心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全国首届“慧医谷杯”2018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中,取得“中医诊断技能”、“针刺操作技能”“方剂应用技能”三个单项一等奖和团体二等奖,是重庆市唯一一家获奖学校。参赛选手黄楠、白娟就分别跟师重庆市名中医姜兴鹏、万州区名中医杨德全。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系将以优质院校建设、市级骨干专业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中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